作者:高雄市商店經營發展協會 理事長 許崧庭 藥師
近年來國內藥業市場隨著連鎖藥局的大幅成長,造成社區藥局逐漸有式微的趨勢,還好部份社區藥局仰賴調劑健保處方箋得以生存。然而目前健保處方箋的釋出量並不足以養活所有的健保特約藥局,因此,社區藥局仍需藉由販售其他OTC商品或保健食品來維持生計。不幸的是社區藥局在採購OTC商品或保健食品時,非但無法達到像連鎖藥局般的規模經濟效益,更造成無法與連鎖藥局抗衡的窘境。以下筆者將參考近年來日本藥局產業的合縱與連橫整合策略,以作為本土社區藥局未來的整合的參考模式。
一、以教育訓練為核心的整合
在日本擁有300多家連鎖藥局的SEGAMI企業,近年來為迎接少子化與老人化的社會需求,就很成功的發展出創新處方調劑業務、用藥相談與調劑衍生保健食品的推廣策略。根據社長瀨上 修表示,其最大特點就是首創藥師持續教育及藥師養成中心,除了訓練本社藥師外,同時也訓練非本社藥師或協助準藥師取得國家考試執照,並提供藥師就業機會。此種模式即為 “以教育訓練為核心的整合策略” ,SEGAMI企業也因此而能廣納英才並快速展店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知名度。
反觀目前台灣的藥師教育仍僅偏重專業教育,而忽略了創新精神與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更嚴重的是很多社區藥局的藥師仍停留在舊有的行銷模式 (搏感情、削價求售) 的階段。筆者建議社區藥局的藥師應多多參與相關經營管理課程訓練與活動 (如中華商店經營發展協會、高雄市、台中市、台北縣商店經營發展協會等)。透過參與教育訓練的機會,學員除了於課堂上習得經營管理實務技巧外,更可認識更多的同業先進分享彼此的經驗,甚至在相同的知識研習領域下產生共識後還可能共同組織成一個經營團隊或企業體。這正是目前所有地區性藥業聯盟較為欠缺的一個領域。
二、以製、配、販系統為核心的整合
日本所謂的製、配、販系統即為台灣的製造業、物流盤商與零售店等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供應鏈系統(SCM)。以往的製造業只單純負責製造,卻不了解市場的真正需求,而生產出沒有效益的商品。而零售店雖了解顧客的需求卻無法為顧客生產出客製化的商品。也因此造成了中間物流盤商的庫存壓力與運送成本的提升。
若是整個供應鏈彼此可以相互整合,則所有的社區藥局可經由北、中、南三區專屬物流倉儲中心直接發貨與配送,再加上整體供應鏈各端資訊情報的回饋系統支援,將可創造出另一新的競爭優勢,其爆發力甚至將會威脅到現有中大型連鎖藥局。
三、以PB產品為核心的整合
日本著名的連鎖藥妝店松本清,本身的自有品牌商品(PB商品)就達3000種之多,由此可知自有品牌商品是企業獲利的秘密武器之一。然而社區藥局極少數有能力自行開發或委託製造PB商品,原因是單項商品成本過高與數量過多難以消化。因此很難創造出規模經濟的效益,這就是社區藥局難以跟連鎖藥局抗衡的原因之一。
本土社區藥局少說也有5000家以上,若能透過適當的整合,每家社區藥局只要提供一項PB商品,全國社區就有5000種PB商品可賣,其規模將遠超過松本清的一倍。如此應用資源共享的法則將有效提升社區藥局的核心競爭力。
四、以過去紅極一時的地方諸侯為核心的整合
面對十倍速的時代與高度競爭多變的環境下,很多早期紅極一時的地區藥局
漸漸的式微甚而或被迫關門。然而這些紅極一時的地方諸侯雖生意一落千丈,但或許仍保有良好的立地力與社區親和力。只要透過適當的整合、創新經營模式與行銷策略,將很有機會東山再起。
五、以企業合併方式為核心的整合 企業合併也是企業擴張的模式之一,企業合併的目的不外乎:1.舊有的經營模式無法再創造高度競爭力或無法突破目前的經營困境(例如:傳統社區藥局將是未來被合併的對象)。
2.需要擴張經營版圖、重整組織架構、調整業務範圍、建立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體(例如:正在擴大中的連鎖藥局或企業體將是未來合併他家藥局的企業體)。
目前許多社區藥局面臨藥師年事已高,年輕一代又不願意承接的窘境,因此造成藥師無心經營而變的每況愈下的局面。此種情況若能透過委託經營或企業合併或併購模式將可獲得理想的解決方案,已達雙贏的局面。
結論
社區藥局在面臨經營困境下,不能完全仰賴健保處方箋的調劑業務,因為健保制度非藥師團體所能完全掌握的。健保藥局或社區藥局應該掌握老年人的市場,專注於慢性病的預防與抗老化保健商品的服務。
社區藥局也可規劃成老人的健康中心或聚會場所,提供社區老人相關的整體性服務。未來誰能擁有整合社區藥局的能力與KNOWHOW,將有機會成為台灣藥局產業的另一顆巨星。
近年來國內藥業市場隨著連鎖藥局的大幅成長,造成社區藥局逐漸有式微的趨勢,還好部份社區藥局仰賴調劑健保處方箋得以生存。然而目前健保處方箋的釋出量並不足以養活所有的健保特約藥局,因此,社區藥局仍需藉由販售其他OTC商品或保健食品來維持生計。不幸的是社區藥局在採購OTC商品或保健食品時,非但無法達到像連鎖藥局般的規模經濟效益,更造成無法與連鎖藥局抗衡的窘境。以下筆者將參考近年來日本藥局產業的合縱與連橫整合策略,以作為本土社區藥局未來的整合的參考模式。
一、以教育訓練為核心的整合
在日本擁有300多家連鎖藥局的SEGAMI企業,近年來為迎接少子化與老人化的社會需求,就很成功的發展出創新處方調劑業務、用藥相談與調劑衍生保健食品的推廣策略。根據社長瀨上 修表示,其最大特點就是首創藥師持續教育及藥師養成中心,除了訓練本社藥師外,同時也訓練非本社藥師或協助準藥師取得國家考試執照,並提供藥師就業機會。此種模式即為 “以教育訓練為核心的整合策略” ,SEGAMI企業也因此而能廣納英才並快速展店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知名度。
反觀目前台灣的藥師教育仍僅偏重專業教育,而忽略了創新精神與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更嚴重的是很多社區藥局的藥師仍停留在舊有的行銷模式 (搏感情、削價求售) 的階段。筆者建議社區藥局的藥師應多多參與相關經營管理課程訓練與活動 (如中華商店經營發展協會、高雄市、台中市、台北縣商店經營發展協會等)。透過參與教育訓練的機會,學員除了於課堂上習得經營管理實務技巧外,更可認識更多的同業先進分享彼此的經驗,甚至在相同的知識研習領域下產生共識後還可能共同組織成一個經營團隊或企業體。這正是目前所有地區性藥業聯盟較為欠缺的一個領域。
二、以製、配、販系統為核心的整合
日本所謂的製、配、販系統即為台灣的製造業、物流盤商與零售店等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供應鏈系統(SCM)。以往的製造業只單純負責製造,卻不了解市場的真正需求,而生產出沒有效益的商品。而零售店雖了解顧客的需求卻無法為顧客生產出客製化的商品。也因此造成了中間物流盤商的庫存壓力與運送成本的提升。
若是整個供應鏈彼此可以相互整合,則所有的社區藥局可經由北、中、南三區專屬物流倉儲中心直接發貨與配送,再加上整體供應鏈各端資訊情報的回饋系統支援,將可創造出另一新的競爭優勢,其爆發力甚至將會威脅到現有中大型連鎖藥局。
三、以PB產品為核心的整合
日本著名的連鎖藥妝店松本清,本身的自有品牌商品(PB商品)就達3000種之多,由此可知自有品牌商品是企業獲利的秘密武器之一。然而社區藥局極少數有能力自行開發或委託製造PB商品,原因是單項商品成本過高與數量過多難以消化。因此很難創造出規模經濟的效益,這就是社區藥局難以跟連鎖藥局抗衡的原因之一。
本土社區藥局少說也有5000家以上,若能透過適當的整合,每家社區藥局只要提供一項PB商品,全國社區就有5000種PB商品可賣,其規模將遠超過松本清的一倍。如此應用資源共享的法則將有效提升社區藥局的核心競爭力。
四、以過去紅極一時的地方諸侯為核心的整合
面對十倍速的時代與高度競爭多變的環境下,很多早期紅極一時的地區藥局
漸漸的式微甚而或被迫關門。然而這些紅極一時的地方諸侯雖生意一落千丈,但或許仍保有良好的立地力與社區親和力。只要透過適當的整合、創新經營模式與行銷策略,將很有機會東山再起。
五、以企業合併方式為核心的整合 企業合併也是企業擴張的模式之一,企業合併的目的不外乎:1.舊有的經營模式無法再創造高度競爭力或無法突破目前的經營困境(例如:傳統社區藥局將是未來被合併的對象)。
2.需要擴張經營版圖、重整組織架構、調整業務範圍、建立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體(例如:正在擴大中的連鎖藥局或企業體將是未來合併他家藥局的企業體)。
目前許多社區藥局面臨藥師年事已高,年輕一代又不願意承接的窘境,因此造成藥師無心經營而變的每況愈下的局面。此種情況若能透過委託經營或企業合併或併購模式將可獲得理想的解決方案,已達雙贏的局面。
結論
社區藥局在面臨經營困境下,不能完全仰賴健保處方箋的調劑業務,因為健保制度非藥師團體所能完全掌握的。健保藥局或社區藥局應該掌握老年人的市場,專注於慢性病的預防與抗老化保健商品的服務。
社區藥局也可規劃成老人的健康中心或聚會場所,提供社區老人相關的整體性服務。未來誰能擁有整合社區藥局的能力與KNOWHOW,將有機會成為台灣藥局產業的另一顆巨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